距2016年结束仅剩7天了,时间不多,但是还够你静下心来仔细阅读这篇文章。大圣君帮你总结了2016年的十大关键词,让你瞬间读懂2016,从容地迈进2017。
关键词一:营改增
要说建筑业2016年的关键词,排名第一的非营改增莫属。
3月2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正式宣布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简称营改增)试点,建筑业、蓝狮注册登陆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等全部营业税纳税人,纳入试点范围,由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
营改增对建筑业而言,短期内可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一定压力,但是它解决了企业重复纳税的问题,从长期来看可能会降低企业实际的税负风险,给企业带来新的活力。
关键词二:资质改革
资质一直是建筑业很重要的一项资源,在过去和现在都是企业争相争夺的法宝。但是,今年政府发布了一些列关于资质方面的改革,让资质的未来变得扑朔迷离。
10月19日,住建部下发《关于简化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部分指标的通知》,(建市[2016]226号),该通知的发布将让资质挂靠和业绩造假变得艰难。
10月27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开展建筑业企业资质申报业绩核查的通知》,对2016年11月1日前申请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一级资质的企业开展业绩核查,结果不合格的将挂住建部网站公示。
11月18日,在浙江省试点资质智能化审批。
11月25日,发布《关于征求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有关意见的函》,重新定义挂靠、转包、违法发包、违法分包。
11月29日,正式启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也即业内所说的四库一平台。
当前业内有很多观点在传国家会取消资质,前段时间甚至有平台已经写出了这样的文章,但是大圣君觉得目前言之尚早。毕竟这东西之于建筑业就好比房价之于国家,利益牵扯太深,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谁也不敢轻易做决定。
关键词三:逐步下行
去年建筑业增速出现断崖式下跌,首次跌破10%,仅2.3%。蓝狮注册登陆今年从前三季度的数据来看,这个势头还将继续持续。据中华建筑报统计,前三季度,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为125792亿元,同比仅增长6.7%,增速继续放缓。上半年增速主要得益于国家密集如雨的行业刺激政策、房地产投资增速反弹、基建投资加大马力等,但是长期来看这种推动难以持久。
目前来看,房屋建筑市场日趋饱和,从过去的高度增长到现在的缓步增长,未来必将逐步萎缩;基建是未来建筑业的重点发展方向,随着城市的发展、高密度人口聚集,基础设施的需求量肯定呈上升趋势,但是当前的难题是资金不足,虽然政府现在在大力推进PPP项目,但是未来的前景尚不明确;工业建筑发展空间存在行业差异,传统行业的建设量将回落,新兴产业的发展在装备和技术,虽然会带来一定的建设量,但其重点不在建筑。
总得来说,建筑业的逐步下行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关键词四:分化
同样是在建筑业逐步下行的时候,有的企业在感慨“日子不好过了”、“钱难赚了”,有的企业却依然赚的盆满钵满。前三季度,中建、中交、中铁建、中铁分别实现净利润30%、12%、12%和17%的增长,新签合同额更是实现了34%、10%、22%和32%的高额增长,似乎“国进民退”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建筑企业已然出现了明显的分化。
首先,在整个行业内,自由竞争时代结束,垄断竞争到来。据我们“建筑前沿”最新统计,60家大型建筑企业已经获得超过30%的市场,而在一些特别的领域,如PPP模式,央企超过60%,50家左右的大型建筑企业超过90%,高铁建设、轨道交通等领域也大致如是,特殊领域的垄断竞争已经实际成型;随着垄断竞争在不同细分行业的深入,中小企业的传统生存空间将被挤占而进一步变小。
其次,在垄断群体内部,其江湖地位也出现分化。2000年前后,房屋建筑领域的中国建筑和上海建工几乎旗鼓相当,15年以后,虽然在高端的房屋建筑领域、在房建技术方面,上海建工依然具有与中国建筑匹敌的竞争能力,但规模、效益、业务布局、团队能力、蓝狮注册主管资金势力彼此已不可同日而语,竞争的天平已经倾斜;中国建筑与上海建工15年来势力的分化,也会在更多的垄断竞争企业之间出现。
事实上,国企与民企之间、央企和地方国企之间、央企之间的竞争天平正在倾斜且愈发明显,可以预见:2016年只是分化的起点,但绝不是分化的终点。
关键词五:收购
中国的建筑业已经告别自由竞争时代,垄断竞争时代将到来,这个时代就明显的特点就是大鱼吃小鱼。2016年比较大的收购案有:
中建股份的香港上市子公司中国海外发展收购中信股份,创下了2016年度建筑业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并购案。此外,中建自己2016年也被安邦资产收购了10%的股权,此事件曾使中建的股份在2个星期内上涨了20%之多。
中国中铁116亿认购自家中铁二局股份,据称是为了减少“窝里斗”;此外,中铁还以40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位于吉隆坡中心地区的邦达公司“大马城”项目60%的股权。
其他的收购案还有安徽水利31.4亿元吸收合绿地9.6亿收购江苏省建并安徽建工集团;方国际16.5亿收购自家“五兄弟”;宁波建工12.6亿收购中经云;葛洲坝5.6亿元收购中凯公司;宁波建工增资2亿控股建工建乐;柯利达1.64亿元现金收购域高设计80%股权……
总的来说,2016年收购的特点是:主要动作来源于大企业,或为了扩大规模,或为了跨界转型。
关键词六:供给侧改革
2016年“供给侧改革”横空出世,成为高层讲话中的重点词。所谓供给侧改革是指从供给端着手,调整经济结构,使供需匹配,最终实现经济的增长。
当前中国经济的供给侧改革关键点为:化解过剩产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化解房地产库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供给侧改革对建筑企业来说或许是个好的转型机会,借助国家的政策,优化企业的产业结构,控制产能过剩的工程,如房屋等,加大民生、绿色、智能建筑工程等的投资。
关键词七:装配式建筑
2016年注定是装配式建筑不平凡的一年。
9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指出“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积极推进地区,其余城市为鼓励推进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
据建筑管理统计,“2015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为180757亿元,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二年规划建筑业增长率5.5%为标准,十年后,到2025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将达到30万亿,房屋工程建筑建筑业总产值将达到20万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为30%,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的市场规模将在5万左右。”装配式建筑市场发展前景非常可观。
关键词八:安全大检查
今年是安全事故频发的一年。据住建部统计,1-11月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612起、死亡424人,比去年同期事故起数增加188起,死亡人数增加177人,同比分别上升44.34%和33.27%。
11月24日,江西丰城电厂发生施工平台倒塌事故,最终造成74人死亡,2人受伤的重大安全事故。事故发生后,国务院、住建部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立即下发《关于做好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后,要求各级住建部门开始进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排查出的重大隐患和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坚决责令停工整改,及时消除施工现场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防控各类安全风险。对重大隐患不及时整改的,同样要严肃追责。
关键词九:转型
转型虽然是个老生常谈的词,但是确实是建筑企业每年都会在做的事情,今年也不例外,要么已经转型,要么就在转型的路上。
国企改革:整合重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企业,重要领域实行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有效激励员工。
民企转型:或采取向产业链两端延伸进行产业链一体化,做全产业链,以应对日益加剧的竞争;或聚焦互联网+,扩展建筑+互联网的新产品,通过新业务增加收入;或深耕细分行业,通过兼并收购抢占细分行业市场;或跨界转型,进军教育、文化旅游、生态环保、大健康、云联网+、新能源、3D打印等成长性较高的新兴行业。
关键词十:创新
2016年建筑行业的创新,可以归结为两个+:
首先,建筑业+互联网
互联网+的概念自提出以来,一直是传统行业积极探索创新的重头戏,建筑行业也是如此。目前,建筑行业的互联网+最热门的主要在两个部分:
一是打造互联网界的电商平台,如中建打造的“云筑网”,集电子化招标、在线交易、物流整合、供应链融资等服务于一体。南通三建打造的“筑集采”电商平台,金螳螂打造的“金螳螂.家”等。
二是运用BIM、大数据、物联网、移动技术、云计算等技术,打造智能建筑。比如“智慧工地”,用BIM在设计阶段把整个建筑给数字化等等;
其次,建筑业+金融
建筑业目前在融资,工程款,工资支付等方面都有痛点,解决这类痛点的产品也顺势而生。例如专注于投融资的班汇通,希望通过整合施工、法律、金融及互联网运营等资源,打造出一个信息透明的投融资平台,实现优质工程项目、优秀项目经理与建筑业内人士投资资金的直接对接。专注于支付的工付宝,聚焦建筑领域的管理方和劳务方在资金发放、管理调配、生活服务等的问题,连接了项目经理、民工、金融、第三方服务机构,打造移动互联网建筑产业薪资管理平台。还有金螳螂.家与建设银行温州分行联手合作,推出一站式金融家装服务,核心理念就是打造“家庭装修+装修贷款”一站式服务新模式。
最后大圣君有话说,因为行业的不景气,今年大家都感觉日子很难熬,累死累活了一年,皱纹涨了,赘肉涨了,钱包愣是没涨。不过过去的已经过去,可以总结经验,但不必过于纠结,人生没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大不了重头再来。新的一年,给自己一个新的目标,一切重新开始。
共有 0 条评论